說謊成癮的大學同學
- 彌詩

- 2015年11月2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我認識不少說謊上癮的同學,尤其是大學同學。情場裡,扮單身追組女見怪不怪,裝純情處女釣狗公更是常見。這種人渣中學至職場都隨處可見,大家早已司空見慣。但我在大學裡遇到最多的,卻不是這類人,而是那些把講大話當飯食的賤人。
陳同學平日上Lecture 常積極發問,還會主動舉手答問題,但別人向他請教功課時,他卻沉默寡言,一副「呢樣唔識,個樣唔明」的模樣,甚至反過來向你借功課抄;課堂上筆記還沒抄完,老師已在擦白板,你問他能否借筆記一看,他卻指著自己整齊的筆記本說:「哎呀,我寫得好亂啊!我自己都睇唔明自己寫乜。」說完若無其事地翻到下一頁。
考試前,他喜歡在Facebook發帖,假裝自己正在遊山玩水,把GPA當無物,甚至問:「GPA能否食用?」
考試當天,你捧著一堆筆記死命背誦:「The requisite elements that must be established to demonstrate the formation of a legally binding contract are offer, acceptance, consideration, mutuality of obligation and…and……」站在你旁邊的他,突然搶著補充:「是『competency and capacity, and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, a written instrument』。」說完還手插褲袋,一臉瀟灑地走進考場。
肥水當然不流外人田,試場上個個敵人,為了爭取Dean's List,鬥個你死我活是常識吧?撒謊這件事,勉強也能理解。中學時早已遇過不少「假膠」——天天在家鋤書,卻裝作無心向學;考試前還不忘重覆強調「打緊機,無溫書」;考完試高呼「好難啊,做不完啊,等重考啦!」全程擾敵的極致佈局。結果成績比別人好便暗自竊喜,笑得合不攏嘴,還繼續裝模作樣,謙虛地說:「好彩姐。」
從小到大,這種人你應該見怪不怪,甚至習慣得麻木,看他們故作姿態也無動於衷。所以我真正想狠狠怒插的,是那些說謊成癮的人:
有個李同學,每次學校出GPA,她都到處打聽,然後把眾人的成績整理進Excel檔,小心翼翼地保存——A說他CGPA只有2.7,她就說自己只得2.6;B說她得了3.9,她立刻說自己只有3.8;至於C、D、E分別說自己的成績是1.3、3.2和4.0,她自報「微妙」的GPA。一個學期下來,竟然得了十多個不同的GPA。
同學,我真係唔明你個Excel檔用嚟做乜春。雖然無所謂,我尊重你「抄GPA打飛機」的癖好,成績是你自己的事,考得好壞與人無尤,到處放風報假分數有何好處?平時上課你矯揉造作,我忍;考試前你裝腔作勢,我不怨。但同學,既然一切已成定局,仲扮咩?
又有個張同學,自稱三歲移居美國,六歲起住加拿大,「Secondary school就err...讀International School啦,之後去咗London嗰邊boarding school讀A-Level。」百分百鬼妹仔性格,洋妞背景回流香港,卻只會用粵語口音講Actually、Well同errr。對追求者講:「Er...I actually very liking movies on first dates, but well, I will only wanna to watch after I dinner with my BFF (Best Friend Forever).」她知道香港是中西交匯的國際都市,卻忘記香港同時是地少人多的地方。即使約會當日濃妝艷抹,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嘅舊同學一眼就認出她,被質問還死撐,說對方好disrespectful:「人地明明真係有去London讀A-Level嘛!」
同學,最近Local本土女神先係潮流,偽ABC 唔興架啦。
Final Year大家忙住搵工,通常鎖定幾間心儀公司——報名、遞交履歷、面試,等通知。黃同學和好同學一起報了甲公司,兩人都有幸面試。黃同學得知對方昨日面試,特地打電話關心,順道提及下星期輪到自己,希望好好準備。好同學毫無保留,將面試細節全盤托出。誰知翌天在Lecture Hall,好同學竟聽到其他同學討論,說黃同學上星期早已去甲公司面試,前日更正式收到Job Offer。
同學,你搵到工,朋友替你高興;你未搵到,朋友都唔會笑你。競爭係留俾仲未有Offer嘅人,大佬你簽埋合約、坐定笠六,仲要扮擔心問人攞Tips?百思不得其解。
可是多番細想後,我發現我不該責怪他們,大家也不要動怒,因為他們騙你的時候,也騙了自己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