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語暴力,往往是家庭暴力的序章
- 彌詩

- 1月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他在人多的聚會上,笑著調侃你「情緒敏感」,大家也跟著笑,你只能陪著笑,心裡卻有點刺痛。回家後你提起這件事,他說:「我同你咁熟,講笑啫,你咁介意咩?」你沉默了,告訴自己不要太敏感。
很多人以為,會陷入有毒關係的人,一定在經濟、教育或能力上處於弱勢。但我見過不少受害者——聰明、獨立、事業有成——依然被困在言語暴力甚至身體暴力中。因為暴力很少一開始就以拳頭出現,它是循序漸進的。
一開始,是語氣裡的輕蔑,接著是公開場合的羞辱,再來是摔門、推搡。等到手真的落下時,你可能早已習慣為他找理由——他太愛我才會衝動,他只是脾氣不好,他需要我幫他改變。這些信念,慢慢地削弱你離開的可能性。
有些人把伴侶的脾氣當作情感的證明,把自己的價值寄託在「改變」對方身上。
他的不尊重變成忽視,忽視變成侮辱,侮辱終於演變成傷害。等你察覺時,已經被困在一個不斷升級的循環裡。
如果你在關係裡聽見那第一句「只是開玩笑」,先別急著笑著化解。那或許是你能阻止這場風暴的最後時刻。
言語暴力,不會因沉默而消失,只會在沉默中長出更鋒利的牙齒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