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友英勇救人而喪生,為何明知危險也奮不顧身?
- 彌詩

- 2024年11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看到別人墮海,你會去救他嗎?
上周五晚上,一名15歲少女鴨脷洲墮海,期間一名姓蘇的60歲釣魚男子見狀跳海救人,詎料同告遇溺,救援船隻趕至,將二人救起,惟蘇先生其後證實不治,少女延至昨晚亦同告不治。
應對緊急情況通常需要迅速採取行動,拯救生命也要確保自身安全。危難裡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尋求緊急協助,撥打999,有救生圈或適當安全設備才嘗試救援,但一切知易行難,面臨他人墮海等危險情況時,人們的行為和決策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包括個人心理狀態、價值觀、訓練和經驗等。一些人天生具有強烈的利他主義傾向和同理心,他們更傾向於幫助他人,即使這可能對自己造成風險。
極端的緊急情況往往會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價值觀的衝突,迫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他人生命價值的看法,以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同理心去冒險拯救他人。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