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親友英勇救人而喪生,為何明知危險也奮不顧身?

  • 作家相片: 彌詩
    彌詩
  • 2024年11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
看到別人墮海,你會去救他嗎?

 

上周五晚上,一名15歲少女鴨脷洲墮海,期間一名姓蘇的60歲釣魚男子見狀跳海救人,詎料同告遇溺,救援船隻趕至,將二人救起,惟蘇先生其後證實不治,少女延至昨晚亦同告不治。

 

應對緊急情況通常需要迅速採取行動,拯救生命也要確保自身安全。危難裡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尋求緊急協助,撥打999,有救生圈或適當安全設備才嘗試救援,但一切知易行難,面臨他人墮海等危險情況時,人們的行為和決策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包括個人心理狀態、價值觀、訓練和經驗等。一些人天生具有強烈的利他主義傾向和同理心,他們更傾向於幫助他人,即使這可能對自己造成風險。

 

極端的緊急情況往往會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價值觀的衝突,迫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他人生命價值的看法,以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同理心去冒險拯救他人。

要讀取更多嗎?

訂閱 maisieuta.com 持續閱讀此專屬文章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三重人格:同一個人在 Threads 厭世、Facebook 激進、Instagram 顯得從容?

前幾天我在咖啡店等人,隨手打開手機,先看了一下 Threads,滿屏都是「不想返工」、「人生好無意思」、「每日都好攰」之類的短句。看了幾行,我忍不住關掉。 轉到 Facebook,馬上被幾個朋友的激烈辯論佔滿版面——有人在爭論政治議題,有人在批評社會事件,語氣激動、字字鏗鏘,像在法庭作最後陳詞。再往下滑,也忍不住關掉。 最後打開 Instagram,畫面立刻換成貓咪在午睡、朋友在旅行的夕陽照,還有

 
 
 
腹有蝴蝶與小鹿亂撞,可能只是大腦的惡作劇

擁擠的人群裡,你抬頭看見他也在看你,那一刻,你的胃好像被一群細小的翅膀拍打,心跳急促,連呼吸都變得淺而短。你在腦中立刻對自己說——這一定就是所謂的真愛吧。畢竟從電影、小說、甚至朋友的故事裡,我們都被告訴過,當你遇到對的人,就會有這種讓人手心出汗的信號。 這種感覺,其實不那麼可靠。 你的「蝴蝶」來自大腦的杏仁核,那是負責記錄威脅、恐懼和焦慮的同一個地方。它會在你站上過山車的第一秒被喚醒,在重要面試前

 
 
 
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就會為我改變

「你愛我,就會改變吧?」 晚餐桌上,她放下筷子,盯著男友說: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會改的。」 整間餐廳的聲音像被抽走,只剩下刀叉碰碟的金屬聲。 很多人心裡都住著這句潛台詞——你愛我,就應該遷就我、配合我、改掉我不喜歡的地方。愛情在我們的想像裡,自然會讓人變得合作,甚至自動修正成彼此的理想樣子。 可現實是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,或者有能力去改變自己,即使他很愛你。愛,並不保證能戰勝所有矛盾。甚至有時候,連

 
 
 

​忠實讀者|誠邀加入

解鎖不同獨家內容
包括最新散文、小說作品等

精選文章

熱門小說|即閱電子版

© 2025 Maisi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線程
  • Mediu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