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老婆為誰偷偷匯走聯名戶口的錢?

  • 作家相片: 彌詩
    彌詩
  • 2024年11月3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
從一開始,我就感覺老婆不願跟我分享她的全部。


她常說:「做咩都好,為自己留條後路。」


我們拍拖12年,結婚6年,有個3歲女兒。老婆一直隱瞞收入,常說:「我需要留啲錢保障自己,所有人都叫我咁做,有私己錢好正常。」


我猜,她每月大概賺2萬多,我曾打探但沒有追問。


女兒出生後開始爭吵不斷。


爭吵內容?大部分可用金錢解決。窮嗎?當然不算,租400呎自住,一年一次日本旅行。不過通脹、疫情後情況更差,生活成本上漲,各自家庭無財政支援,常為支出問題爭執。


大部分時間,我們的關係也好,至少我感覺如此。有時壓力大,我想透透氣,更想猜透她的想法。


她沒有別人,她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女兒身上。與其說她不會和別人曖昧,不如說孕後已與異性完全絕緣。她甚少OT,一下班便趕去外母家接女兒。外母單獨照顧孫女,也不想老人家太辛苦。


最近她學用Excel,做個預算表想一起存錢。


見佢咁有heart,我都盡量配合。婚後,我其實咩都盡量配合,咩都問佢意見。


各自有銀行戶口,也有個聯名戶口。買餸煮飯、買衫、日常用品,由她負責;其他支出,租樓、水電煤、上網、奶粉尿片學費等,由我負責。我的收入高一倍,負責項目盡量公平。


娛樂、奢侈洗費,如旅行、買禮物、添置新電器,也想存錢做到。婚後,我打機早已不再課金;買玩具,都係買俾個女。


角色分配,每個家庭不盡相同,無衝突也習慣6年。


今年女兒開始上幼稚園,我們決定買車,出入方便。申請汽車貸款時,才發現她的收入比她說的要高,「額外」20%收入讓她隨意消費--這幾年買了不少鑽飾都藏在抽屜裡,一部分還存進秘密戶口。


「點解有個秘密戶口?」


「我講過,保障自己。」


「有咩要保障?」我的心情難免沉重,明白之間早有鴻溝。


「以防有日離婚。」她根本不信任我,而這追溯到她從小的trust issues,我自以為有能力改變這一點。


她堅稱:「我無能力照顧自己。」


她絕對有能力,大學畢業,有穩定收入,但她被外母和所有朋友洗腦。


她不敢全心全意依賴任何人,我早就明白,卻覺得我不認識眼前這個女人,羈絆似乎已破裂。同時我無法想像這是否無可避免的結果,心裡似乎早就猜到。揭發真相,她當然不想離婚,考慮到年幼的女兒,我也無法放手。


貨款批核了,車也換了,彼此若無其事。


我感到被背叛,只是不想接受她為了誰而背叛我。



以上內容根據讀者投稿改編而成,旨在呈現真實的經歷和情感。如有雷同,實屬巧合。若你也希望分享故事,歡迎投稿或私訊給我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三重人格:同一個人在 Threads 厭世、Facebook 激進、Instagram 顯得從容?

前幾天我在咖啡店等人,隨手打開手機,先看了一下 Threads,滿屏都是「不想返工」、「人生好無意思」、「每日都好攰」之類的短句。看了幾行,我忍不住關掉。 轉到 Facebook,馬上被幾個朋友的激烈辯論佔滿版面——有人在爭論政治議題,有人在批評社會事件,語氣激動、字字鏗鏘,像在法庭作最後陳詞。再往下滑,也忍不住關掉。 最後打開 Instagram,畫面立刻換成貓咪在午睡、朋友在旅行的夕陽照,還有

 
 
 
腹有蝴蝶與小鹿亂撞,可能只是大腦的惡作劇

擁擠的人群裡,你抬頭看見他也在看你,那一刻,你的胃好像被一群細小的翅膀拍打,心跳急促,連呼吸都變得淺而短。你在腦中立刻對自己說——這一定就是所謂的真愛吧。畢竟從電影、小說、甚至朋友的故事裡,我們都被告訴過,當你遇到對的人,就會有這種讓人手心出汗的信號。 這種感覺,其實不那麼可靠。 你的「蝴蝶」來自大腦的杏仁核,那是負責記錄威脅、恐懼和焦慮的同一個地方。它會在你站上過山車的第一秒被喚醒,在重要面試前

 
 
 
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就會為我改變

「你愛我,就會改變吧?」 晚餐桌上,她放下筷子,盯著男友說: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會改的。」 整間餐廳的聲音像被抽走,只剩下刀叉碰碟的金屬聲。 很多人心裡都住著這句潛台詞——你愛我,就應該遷就我、配合我、改掉我不喜歡的地方。愛情在我們的想像裡,自然會讓人變得合作,甚至自動修正成彼此的理想樣子。 可現實是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,或者有能力去改變自己,即使他很愛你。愛,並不保證能戰勝所有矛盾。甚至有時候,連

 
 
 

留言


​忠實讀者|誠邀加入

解鎖不同獨家內容
包括最新散文、小說作品等

精選文章

熱門小說|即閱電子版

© 2025 Maisi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線程
  • Mediu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