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經營Patreon:三個月收入?秘訣和經驗?全職或兼職?

  • 作家相片: 彌詩
    彌詩
  • 2021年8月21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ree

我想,很多人都會疑惑網上有多少人願意用錢買內容?開一個Patreon賺錢,又可否買到樓?市道差,又有疫情,大家都在找方法賺多兩元。開源節流,在Patreon又有多少人訂閱?


全球每月賺到最多的Patreon創作者每月收入有$150,000美元或以上,全港最多人「課金」的蕭若元先生有超過兩萬六千多人訂閱,就算只買最低的$5美元Tier,扣除手續費,再加上有些人會買最高的$50美元Tier,每月至少也有$13,000美元收入。


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agram的監管越來越嚴謹,敏感或政治題材都被封鎖和下架,影響大量創造者的收入。我是一個經營Patreon的作者及治療師,在Patreon上賣文章、影片和課程為主,不賣性感照片又是否闖出一片天?


Patreon基本上是任何Content creator(內容創作者)都可以用的平台,在平台上提供內容去吸引贊助者訂閱,收費和服務內容由創作者決定。暫時我看過,在香港最低的收費Tier每月是$1,最高收費Tier是每月$2,000美元。


許多創作者,如插畫家、漫畫家、作者的平均收入也是每月$1,500美元左右,比如健吾曾在訪問指每月在Patreon和網絡營銷的收入佔總收入約四五成;渾水亦曾在訪問指單靠網上寫作,每月都有五位數收入。


其實五年前不少YouTuber拍片買樓買車,如上載十多條影片,每條片有超過五萬點擊率,每月收入已經足以供樓,再加上Patreon的收入更可過上中產生活(不過學朋友說,中產的Range很闊)。


現在經營Patreon最主要不只靠學歷、職業和興趣,還靠網上寫作十年的經驗,我在另一篇私密日誌會分享這十年的經驗。而我只經營Patreon兩、三個月,加上輔導和治療的收入,已有超過五位數收入,比起許多人打工更「化算」,但是要買車買樓還有一段距離。


當中的秘訣是付出朝九晚六的自律和努力。有些人以為「兼職做創作」就是躺著賺錢,但天下間沒有那麼便宜的事。沒有老闆管束、沒有同事陪伴,自己一個埋頭長期做,比想像中困難,而且我沒有一個團隊的幫助,當然也不用養一村人。


我有一點點經營網絡媒體的經驗,也曾獲邀兼職做品牌營銷顧問,但是一直沒有心機做自己的專頁。


當年我還在建築系讀大學和碩士,一畢業就在顧問公司工作,顧問公司工時很長,儲兩年經驗就要去考牌,所以Social Media、寫作一直不是我「主打」的職業。還好幸運是考牌1 take pass了,同年考了兩個牌,可以回歸做作者和治療師的興趣,重點在這方面進修。


有讀上一篇私密日誌的話,應該知道我現在只會在晚上「打呢份工」,白天繼續做老本行,不是理想中的全職創作者般——睡到中午,寫兩篇文、畫兩張圖、剪一條影片就休息。我的時間有限,因為我不只是一個作者、治療師,我也是一個皇家特許測量師,所以Patreon寫文只是兼職。


兼職兩三個月,有五位數字收入,算是很幸運了。


本土文化越來越受大眾歡迎,網上報章漸漸收費,大家也更願意在創作上付出,網民也願意付費觀看和閱讀更有深度的內容。當大家明白文字有價,KOL的名字分分鐘比媒體更值錢,廣告公司都要爭相招攬網絡紅人。所以我也會鼓勵大家開展自己的事業,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。打響了名堂,應該比我更有成就。


撰於2021年8月(一週年快樂~)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三重人格:同一個人在 Threads 厭世、Facebook 激進、Instagram 顯得從容?

前幾天我在咖啡店等人,隨手打開手機,先看了一下 Threads,滿屏都是「不想返工」、「人生好無意思」、「每日都好攰」之類的短句。看了幾行,我忍不住關掉。 轉到 Facebook,馬上被幾個朋友的激烈辯論佔滿版面——有人在爭論政治議題,有人在批評社會事件,語氣激動、字字鏗鏘,像在法庭作最後陳詞。再往下滑,也忍不住關掉。 最後打開 Instagram,畫面立刻換成貓咪在午睡、朋友在旅行的夕陽照,還有

 
 
 
腹有蝴蝶與小鹿亂撞,可能只是大腦的惡作劇

擁擠的人群裡,你抬頭看見他也在看你,那一刻,你的胃好像被一群細小的翅膀拍打,心跳急促,連呼吸都變得淺而短。你在腦中立刻對自己說——這一定就是所謂的真愛吧。畢竟從電影、小說、甚至朋友的故事裡,我們都被告訴過,當你遇到對的人,就會有這種讓人手心出汗的信號。 這種感覺,其實不那麼可靠。 你的「蝴蝶」來自大腦的杏仁核,那是負責記錄威脅、恐懼和焦慮的同一個地方。它會在你站上過山車的第一秒被喚醒,在重要面試前

 
 
 
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就會為我改變

「你愛我,就會改變吧?」 晚餐桌上,她放下筷子,盯著男友說: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會改的。」 整間餐廳的聲音像被抽走,只剩下刀叉碰碟的金屬聲。 很多人心裡都住著這句潛台詞——你愛我,就應該遷就我、配合我、改掉我不喜歡的地方。愛情在我們的想像裡,自然會讓人變得合作,甚至自動修正成彼此的理想樣子。 可現實是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,或者有能力去改變自己,即使他很愛你。愛,並不保證能戰勝所有矛盾。甚至有時候,連

 
 
 

留言


​忠實讀者|誠邀加入

解鎖不同獨家內容
包括最新散文、小說作品等

精選文章

熱門小說|即閱電子版

© 2025 Maisi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線程
  • Mediu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