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第一次見治療師,怎麼知道對不對人?

  • 作家相片: 彌詩
    彌詩
  • 2023年5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安全感,比專業資格更重要。


第一次走進治療室,大多數人都會有點不自在。椅子太軟,空調有點冷,腦袋裡還盤旋著:「等下我真的要把那些秘密說出口嗎?」那種既想逃走又想被理解的拉扯,熟悉得讓人想笑。


我常跟個案說,判斷治療師好不好,不用急著看他的資歷或方法論,先看一件事——你在他面前,有沒有一點點想鬆口的衝動?


如果第一次見面,你就發現他專心聽你說話,不急著打斷,不用華麗的話安慰你,單是那份安靜與專注,就讓你覺得也許可以試著說多一點,那就是一個好開始。


一個好的治療師,不是讓你覺得「他很厲害」,而是讓你敢在他面前脫下面具——包括那些你自己都嫌棄的部分。他會在你語塞時耐心等你,在你繞圈時輕輕拉回來,讓你一步步願意交出更多真實。


判斷的方法其實很簡單:

要讀取更多嗎?

訂閱 maisieuta.com 持續閱讀此專屬文章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三重人格:同一個人在 Threads 厭世、Facebook 激進、Instagram 顯得從容?

前幾天我在咖啡店等人,隨手打開手機,先看了一下 Threads,滿屏都是「不想返工」、「人生好無意思」、「每日都好攰」之類的短句。看了幾行,我忍不住關掉。 轉到 Facebook,馬上被幾個朋友的激烈辯論佔滿版面——有人在爭論政治議題,有人在批評社會事件,語氣激動、字字鏗鏘,像在法庭作最後陳詞。再往下滑,也忍不住關掉。 最後打開 Instagram,畫面立刻換成貓咪在午睡、朋友在旅行的夕陽照,還有

 
 
 
腹有蝴蝶與小鹿亂撞,可能只是大腦的惡作劇

擁擠的人群裡,你抬頭看見他也在看你,那一刻,你的胃好像被一群細小的翅膀拍打,心跳急促,連呼吸都變得淺而短。你在腦中立刻對自己說——這一定就是所謂的真愛吧。畢竟從電影、小說、甚至朋友的故事裡,我們都被告訴過,當你遇到對的人,就會有這種讓人手心出汗的信號。 這種感覺,其實不那麼可靠。 你的「蝴蝶」來自大腦的杏仁核,那是負責記錄威脅、恐懼和焦慮的同一個地方。它會在你站上過山車的第一秒被喚醒,在重要面試前

 
 
 
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就會為我改變

「你愛我,就會改變吧?」 晚餐桌上,她放下筷子,盯著男友說: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會改的。」 整間餐廳的聲音像被抽走,只剩下刀叉碰碟的金屬聲。 很多人心裡都住著這句潛台詞——你愛我,就應該遷就我、配合我、改掉我不喜歡的地方。愛情在我們的想像裡,自然會讓人變得合作,甚至自動修正成彼此的理想樣子。 可現實是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,或者有能力去改變自己,即使他很愛你。愛,並不保證能戰勝所有矛盾。甚至有時候,連

 
 
 

​忠實讀者|誠邀加入

解鎖不同獨家內容
包括最新散文、小說作品等

精選文章

最新散文集

!
Widget Didn’t Load
Check your internet and refresh this page.
If that doesn’t work, contact us.

熱門小說|即閱電子版

!
Widget Didn’t Load
Check your internet and refresh this page.
If that doesn’t work, contact us.

© 2025 Maisi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線程
  • Mediu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