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物成為枷鎖:冷暴力背後的更多有毒行為
- 彌詩

- 2024年6月2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讀者的媽媽從小就這樣對她。三十一年來,無論是小錯還是誤會,母親都要她低聲求原諒才肯開口說話。如果媽媽心情不好,甚至會因為她「剛好說了句話」而把怒氣轉到她身上,接著幾天完全不理人。
也有讀者說,她的男朋友會明目張膽地宣佈——「呢個禮拜唔會理你,等你自己反省做錯咩。」即使她主動哄他,他也會當她不存在,甚至有一次直接說「當呢個星期冇女朋友」,轉身就去認識其他女生。
有人說,她的老婆不只不理人,還會沒收信用卡和八達通,直到她「哄到滿意」才還。即使關係暫時回暖,老婆也會突然翻舊帳,扣起錢,不讓她出門見朋友,卻又不說一句原因。
這種直接無視的懲罰,不只是情緒發洩,而是一種控制——直到對方低頭、道歉、就範為止。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