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COVID-19 日記:病徵、隔離、檢測、長新冠、康復
- 彌詩

- 2020年9月14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八月中確診Covid-19,雖然好多人仲未中招,但對比身邊人我算係好遲先確診。最近本港確診個案數量上升,所以同大家詳細分享康復過程。
簡單概括——接受居家隔離令,有被衛生署抽樣檢測,一星期內轉陰性,長新冠。病徵、感受、應對方法同後遺症如下。
察覺有病徵時,我請假去咗做自費核酸檢測,未收到報告喉嚨已經好痛——吞口水痛,開始失聲,但唔覺得「被刀割」,不過同平時嘅普通感冒嘅痛唔同,似係完全抽乾、有沙紙磨擦嘅感覺。一乾就會痛,一直好乾,所以痛到瞓唔著或扎醒,所以我含住紫色使立消喉糖瞓覺。本身食橙色檸蜜味,但食咗兩粒發現紫色Last 得耐啲。
由於飲水令喉嚨好痛,我含住一匙麥蘆卡蜂蜜,都係網上學返嚟,暫時舒緩到,但吞咗過一陣就痛返。無咩胃口,食得清淡。
夜晚收到檢測結果,陰性。但我由下晝開始自我居家隔離,因為病徵好明顯,如果聽朝快測都陰性先出嚟。獨自一個喺房、用獨立洗手間、獨立餐具等。開始每日食必理痛同消炎藥,用Betadine嘅漱口水同喉嚨噴霧,一開始「那」到標哂眼水。
翌日快速檢測,陽性。一開聲先知完全講唔到嘢,唔係普通沙聲,係把聲塞住喺喉嚨,用力出聲只得氣聲。喉嚨亦非常痛,喉糖好有用,Keep住唔乾就冇咁痛,亦可以含住喉糖飲水。含蜂蜜同食喉糖發現味覺異常,好似越嚟越淡味。
網上平台申報,填寫同住密切接觸者資料,取得隔離令,申報後翌日為隔離第一日,打兩針可以第六、七日快測陰性就提早結束隔離,得知將會上門派發物資同電子手帶。
隔離第一日,亦係我有病徵嘅第三日,用力出聲可以沙聲地簡單發音,開始不停流鼻水,透明嘅鼻水直流,直接用紙巾塞住鼻孔仲方便。喉嚨最痛係頭兩日,但都繼續含喉糖瞓覺,由痛到扎醒幾次變成扎醒一次。
政府人員上門派物資、安裝App同協助戴手帶,被告知唔可以熄電話,長開Location Service,第六、七日快測陰性可以自行剪手帶、刪App同申報取消隔離。過程係三分鐘內嘅事,手帶亦唔會戴得好緊。
為證實味覺異常,我食咗奶黃月餅。雖然唔應該食甜嘢,但嗰陣好Desparate(為食)就食咗舊月餅——聞到奶黃、蛋黃香但食落淡而無味,成粒啪入口,真係好似白麵包味道,但一咬就感覺到月餅嘅黏糯,嗰刻真係驚惶不安。好鍾意食嘢嘅人失去味覺原來好恐怖,食成個月餅都可以冇味嚇到差啲崩潰。
原來咩口味嘅喉糖都冇所謂,反正冇味覺(哭),即使鍾意檸蜜味都係食返紫色使立消。
隔離第二日,可能瞓得唔好,又可能係病,一直疲憊無力,基本上講唔到嘢,對住四面牆,睇劇睇戲打機都冇精神,同家人朋友溝通都係靠打字,完全失去味覺同聲線,成個體驗同普通感冒好唔同。
夜晚收到短訊話有人會嚟抽樣檢測,會喺門外放低檢測包裹,自行檢測後廿分鐘會拎走。當時網上有啲人話如果呢個時候轉陰就會被送去隔離營,政府亦寫明如果拒絕檢測可能會被罰款同監禁,所以我少少擔心,如果冇收到檢測包裹或突然轉陰咪出事。
隔離第三日,兩個衛生署人士致電通知上門檢測,結果係直接交低申報表同檢測物品,即時自己填寫同檢測,將棉花棒放入試管即可。
當喉嚨開始冇咁痛,鼻水都停咗,就變成乾咳。咳會令喉嚨少少痛,但主要係因為好乾、好痕先咳。咳係一直持續嘅病徵,所以開始飲咳水,反而其他確診人士講嘅頭痛發燒就一直都冇。
隔離第四日,收到琴日檢測化驗短訊係初陽。繼續咳,但已經講到嘢同正常飲食,喉嚨唔再痛,到夜晚做快測已經係陰性——距離最初有病徵係第六日,即係我喺一星期內已經康復。第五日都係陰性,繼續慢慢好緊。
隔離第六、七日,快速檢測陰性,上網申報快測陰性同結束隔離令。味覺逐漸恢復,咳逐漸減少,但係我發現自己有腦霧。成世人都冇試過——講講吓嘢唔記得自己講緊乜,被打斷就完全記唔起想講咩,講完一個話題即刻醒唔起上個話題。
過咗幾日去做運動,真係好易喘氣,五分鐘Work out變成半個鐘咁攰,體能差過一年唔做運動咁,上樓梯同上斜都會喘氣。行到一半氣喘都停低休息陣先,旁邊啲阿婆體力仲好過我。
以上兩樣嘢就係確診康復後最影響我嘅事,到今日都好困擾。腦霧係真,記憶力下降,體能下降,肺活量轉差。聽讀者朋友講會慢慢好返,但至少一兩個月先會轉好,睇中醫調理都可能有用,希望快啲好返啦。
我證實 It's not just a flu,如果你都確診,希望你早日康復,一日比一日更好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