災後喪親和流離失所的朋友求助,我可以如何幫助他?
- 彌詩

- 2024年11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「朋友死裡逃生,喊住打俾我,佢親人危殆,屋企又燒爛哂。我想幫佢但都唔知點幫,反應唔到,我唔識安慰佢。」
讀者的親屬剛從火海裡逃生,幸被獲救但情緒近乎崩潰,他不知道如何安慰對方。
週四在佐敦華豐大廈的三級釀成5死36傷,死者主要是燒傷及吸入性損傷。雖然消防員接獲火警報告後三分鐘內抵達現場,但由於火勢猛烈,救出250人後,仍有數十名居民流離失所。
在這裡分享一些支持倖存者的實際方法,對於其他類似意外的倖存者也適用——
災後,倖存者需要分享他們的故事、感受和記憶,你的溫柔存在可以促進他健康地處理情緒。溝通時緊記,你只需要提供聆聽的耳朵,不需要「修復任何東西」。如果你能夠提供實際的幫助,那麼請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協助,否則你可以直接提供同理心。
主動的協助,不一定是提供住所或財政方面的,可能是提供一些完成基本任務的支持、能量,如陪伴他去處理災後的事情、協助辦理修復的瑣事,甚至是簡單地送出點心,如一些熱餐或小吃,去關心對方身體的需求。只要你是自願發揮所長去促使他們恢復過來,減少實際壓力已經有助改善他的情緒。
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什麼都沒有就去陪他紀念失去的東西,尊重行為也是一種安慰。
這次意外的創傷使人悲傷、恐懼,甚至是內疚、憤怒,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,去Validate 他的情緒。如果你沒有相同體會,與其說明白他的感受,不如說:「我無法想像你的感受,但我會嘗試理解。」表達不帶判斷力的理解,也不會競爭誰更慘痛,對方的情緒才得以被肯定。
另外這段時間也可以多加留意他複雜的情緒,有些人能在災後適應新生活,但有些人會經歷持續的痛苦,可以建議他去找專業人士幫助,無論是社工或治療師,或尋找一些支持團體去防止長期問題。當然,這一切也是建議,而不是強迫對方行動起來。
其中一位獲救華豐大廈居民普先生表示他的生命歸功於消防員,面對難以言喻的危險,消防員所展現的勇氣和同情心激勵了大家。像曹先生的災民在附近的社區中心找到臨時庇護所和支援。鄰居們也聯合起來提供食物、物資和安慰,渡過充滿挑戰的時期,鄰里之間也形成了支持系統,他們的溫暖和善良對於居民來說與任何物質供應一樣重要,你也可以仿傚他們的做法。
我明白你擔憂朋友,表達這種情緒,然後提醒對方並不孤單,不需單獨承受痛苦,便是最好的安慰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