怕去治療,因為怕證實自己「真係癡線」?
- 彌詩

- 2021年12月13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朋友低著頭對我說:「我唔想去Therapy,因為我驚會證實自己真係癡線。」
她的聲音很輕,像是怕這句話一落地,就真的成了事實。
這種擔心,比你想像中更普遍。很多人以為自己一旦踏進治療室,就等於承認自己有缺陷、有病,是一個失敗的人。承認需要幫助,好像是一種恥辱。
精神病並不罕見,甚至有人會半開玩笑地說:「喺香港生存冇白卡先奇怪。」但真正去接受治療的人並不多,因為更多人怕的,不是治不好,而是被「證實」——自己真的出了問題。
事實上,願意走進治療室,往往是因為那是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。你在掙扎,也在尋找出路。怕被家人發現你的脆弱,怕朋友看穿你的不安,怕治療師看見那些你自己都不敢面對的部分。
但自願接受治療,本身就是理智的表現。治療不是用來證明你有多壞,而是讓你看清楚自己有多少好。缺陷人人都有,專業人士或許會看見它們,但那不是判決,而是一個開始。
在治療的過程裡,掙扎可能變得更真實,可那些你曾經想不通的事,也會開始變得澄明。
所謂的「癡線」,很可能比一切都更理智——因為也許你是家庭裡唯一願意揭開問題的人,也許你是拒絕瘋狂的伴侶,也許你早已用盡手頭的資源去做到最好,也許你只是明白了——渴望被愛,從來不是一件癡線的事。
瘋狂是在痛苦裡假裝沒事;而清醒,是面對恐懼仍選擇面對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