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如何看見那道隱形的裂縫——識別自殘與自殺的徵兆

  • 作家相片: 彌詩
    彌詩
  • 9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有些人沉默得像一座湖。


我們看不見水底的暗流,只在表面看到微光和倒影,於是以為它平靜、安穩。可其實,深處正洶湧著無聲的風暴。


自殘與自殺的念頭,往往不會直接敲門,它們是從細小的裂縫滲進來的。你需要學會看見,那些不易察覺、卻真實存在的信號。


有些信號是語言——


「我想結束這一切。」


「如果我不在了,大家會不會更好?」


「我受夠了,活著太痛苦了。」


這不是隨口的抱怨,而是求救的密碼。


有些信號是行為——


忽然送出自己珍愛的東西,彷彿在做最後的交代。開始安排後事,或者不經意地告別。在房間的角落藏著繩子、刀片,或其他能傷害自己的工具。傷痕不是總在手腕,也可能隱藏在衣袖、長褲下。


有些信號是情緒——情緒像擺錘,從極度悲傷、無助,到突然異常平靜。那種平靜,並非康復,而是因為他已經做了決定。或是強烈的內疚與羞恥,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。


還有一些信號,藏在社交與生活裡——漸漸疏遠朋友,不再參加任何聚會。


長期處在高壓或創傷之中——失戀、失業、喪親、病痛、家暴、霸凌。


經濟與法律危機壓得他無法呼吸。


高危人群往往有一些共通點:曾經自殘或自殺未遂;家族有自殺史;患有抑鬱、焦慮、雙相、精神分裂等精神健康問題;或長期被孤立與創傷包圍。


那麼,如果你看見了這些裂縫,該怎麼做?


不是沉默,不是假裝沒看見。


試著坐下來,輕輕問一句:「你最近還好嗎?」


如果你懷疑對方有自殘或自殺的想法,可以直白地問:「你有沒有想過傷害自己?」——放心,這不會誘發自殺,反而讓他知道,他被看見了。


聆聽,不急著給建議,不批評,也不縮小他的感受。你可以告訴他:「你不是一個人,我會陪著你。」並協助他尋求專業支援:


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:2389 2222


心靈熱線:18281


香港心理衛生會:2528 0196


如果他已經進入危急狀態,馬上撥打 999,並在專業人員到來前,成為那個不離開的陪伴。


自殘或自殺的念頭,可能只是生命中某一段過於黑暗的時期,但一旦錯過了干預的時機,後果會是無法挽回的。


有時候,你的一句關心,就是他能夠回到岸邊的那根繩索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三重人格:同一個人在 Threads 厭世、Facebook 激進、Instagram 顯得從容?

前幾天我在咖啡店等人,隨手打開手機,先看了一下 Threads,滿屏都是「不想返工」、「人生好無意思」、「每日都好攰」之類的短句。看了幾行,我忍不住關掉。 轉到 Facebook,馬上被幾個朋友的激烈辯論佔滿版面——有人在爭論政治議題,有人在批評社會事件,語氣激動、字字鏗鏘,像在法庭作最後陳詞。再往下滑,也忍不住關掉。 最後打開 Instagram,畫面立刻換成貓咪在午睡、朋友在旅行的夕陽照,還有

 
 
 
腹有蝴蝶與小鹿亂撞,可能只是大腦的惡作劇

擁擠的人群裡,你抬頭看見他也在看你,那一刻,你的胃好像被一群細小的翅膀拍打,心跳急促,連呼吸都變得淺而短。你在腦中立刻對自己說——這一定就是所謂的真愛吧。畢竟從電影、小說、甚至朋友的故事裡,我們都被告訴過,當你遇到對的人,就會有這種讓人手心出汗的信號。 這種感覺,其實不那麼可靠。 你的「蝴蝶」來自大腦的杏仁核,那是負責記錄威脅、恐懼和焦慮的同一個地方。它會在你站上過山車的第一秒被喚醒,在重要面試前

 
 
 
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就會為我改變

「你愛我,就會改變吧?」 晚餐桌上,她放下筷子,盯著男友說:「如果你真的愛我,你會改的。」 整間餐廳的聲音像被抽走,只剩下刀叉碰碟的金屬聲。 很多人心裡都住著這句潛台詞——你愛我,就應該遷就我、配合我、改掉我不喜歡的地方。愛情在我們的想像裡,自然會讓人變得合作,甚至自動修正成彼此的理想樣子。 可現實是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,或者有能力去改變自己,即使他很愛你。愛,並不保證能戰勝所有矛盾。甚至有時候,連

 
 
 

留言


​忠實讀者|誠邀加入

解鎖不同獨家內容
包括最新散文、小說作品等

精選文章

熱門小說|即閱電子版

© 2025 Maisi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線程
  • Mediu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