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在囚人士 的精神健康(2):簡單又日常可用嘅小技巧
- 彌詩

- 2019年9月1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上一篇講到點解需要關注同正視在囚人士嘅精神健康,今次就重點分享照顧精神健康嘅小技巧。
希望你明白,每個人嘅精神健康都會波動,有情緒低落同壓力大嘅時候,呢啲感覺會隨時間減輕,但有時佢地會發展成更嚴重嘅問題。
我地嘅精神健康同我地嘅思維、感受、應對方式、復原力都好有關。如果你認為監禁後有情緒問題係「正常」,咁在囚期間照顧自己嘅精神健康都好正常。
喺一個陌生、嘈雜、每日做例行公事嘅環境中生活,只要願意照顧精神健康,就更容易應對監禁環境中嘅生活,亦可以改變自己嘅感受,覺察自我意識,同自己、外界建立更牢固嘅關係。
照顧自己嘅第一步,就係同自己保持聯繫,其實比想像中簡單——保持定期衛生習慣,例如洗臉、刷牙、認真沖涼、著好件衫。當你情緒低落時,你可能連自己嘅儀表都唔想理,但蓬頭垢面、唔注意衛生會影響自尊,導致更強烈嘅孤立感。
飲食盡量均衡,充分利用三餐時間,即使好唔想食嘢,都盡量為身體進食,多飲水,因為身體健康都會令精神健康進步。既然每日都要做,咁不如把握自我照顧嘅機會。
然後令自己忙碌,有機會就鍛鍊身心,都可以降低抑鬱嘅風險,令自己健康都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,有時間就閱讀同寫作,或者學新技能、新興趣,越忙就越少時間被負面情緒佔據。
令自己忙碌,最好嘅方法就係專注、集中,加上自我覺察。做嘅時候多啲留意自己嘅感受、感覺、想法、身體變化,但只係留意,唔洗刻意改變。
啱啱入去可能好驚,唔知可以去邊,可以信邊個,可以做咩,覺得冇人幫到你、陪到你,好迷失。記住任何人喺陌生環境都需要支持同幫助,需要支持亦唔係軟弱嘅表現。當你逐漸了解規則,你會慢慢感到輕鬆。
講出自己感受唔容易,唔只在囚人士,大把人都唔習慣分享心事,亦未必搵到絕對信任嘅人傾訴。提前計劃好自己想講嘅嘢會有幫助,被聆聽都會令你感到更踏實、更被支持。而呢一切唔代表「痊癒」、「生活變得美好」,而係知道自己被支持,知道自己唔係孤單。
嘗試識別同理解自己嘅消極情緒,想法嘅來源,然後用唔同方式去重新理解呢件事,用更積極嘅短語去提醒自己。
比如係——
「我值得快樂。」
「我比自己想像中有價值。」
「我可以從中學習。」
「我可以慢慢嚟。唔需要急。」
「我以前都捱過,依家都可以捱得過。」
「我需要理解同接受自己在囚嘅事實,而我仍然可以選擇成就我嘅人生。」
每日都同自己講一啲自我肯定語,可以幫助你挑戰同克服自我摧毀、消極想法,當你經常重複呢啲語句並相信佢,你就可以做出積極改變,從消極、恐懼、擔憂同焦慮中解脫。當我地利用呢啲語句去反思價值觀,面對自我意識相矛盾同威脅嘅訊息時,就會減輕經歷痛苦同做出防禦性反應。
世上有好多嘢都可以控制,但有啲事情始終無法控制,嘗試專注喺可控制嘅地方。
我知好難,但凡事都要先嘗試先有改變。好多人以為要「有動力就開始行動」,其實動力只會喺開始行動後慢慢追上步伐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