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善良,原來不等如軟弱與溫柔
- 彌詩

- 2024年9月9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
我們被教育、告知、勸勉要保持善良。
善良人總是要先主動示好,先低頭道歉,先寬忍包容,先付出奉獻。風波不斷時,善良人要願意犧牲去平息風浪;如果善良人不願再犧牲,他便是最不懂事、最破壞和諧的人。
自私自利的人才喜歡苛求別人寬容和善良,希望別人軟弱一點、溫柔一點,最好膽怯和卑微一點,無條件服從。傷害了你,你最好別喊痛。
人際關係裡,卻很少人欣賞這種軟弱無力的人。越柔軟、緊張、膽怯和卑微,越容易被惡意對待。無權勢的善良人受傷,總有人站在道德高地虛偽勸告他們要忍耐、要大器,比善良更善良。
我仍然認為善良重要,善良始終是美德。只有堅定的態度和強大的實力才能保護你免受傷害。
善良要有尺度,忍讓也有尺度,有原則和邊界。這種善良是修養,不是軟弱的藉口,也不是虛偽的說辭。
如果你問,那該如何保持平衡?我想,不要過於聽從他人的期待,也不要過於自私自利。
有勇氣拒絕別人,也有勇氣面對別人不喜歡自己。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內心的堅強,唯有如此,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生存下去,保護自己的領地,實現自己的價值。
真正的善良是什麼?我認為善良是既隨和又有原則,既柔軟又有銳氣。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