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要減壓,先要停一停諗一諗
- 彌詩

- 6月21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你在辦公室盯著電腦螢幕,手指還在敲鍵盤,但腦袋早就飛去想今晚吃什麼。
今年的「香港打工仔身心健康調查」顯示,近八成受訪者承認自己工作時心不在焉,將近一半人覺得「對生活不滿意」,更有三成坦言「害怕上班」。
香港人工作壓力大,這已經不是新聞。
長工時像慢性毒藥,耗盡了專注力,也磨掉了情緒的光澤。於是,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請專家、輔導員來辦「企業培訓」,甚至邀請我去辦公室帶冥想、做放鬆練習。
這些活動不是沒用,但它們更像一杯涼水——能暫時解渴,卻不能真正解決脫水。當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衡,當社會與自我期望都壓得人喘不過氣,一小時的冥想,很難抹去長年累積的焦慮和疲憊。
真正的減壓,先要從制度下手。合理的工時和工作量,彈性的上班與休假安排,讓員工知道自己有空間喘氣;配合進修與培訓的支持,讓人感覺不只是為公司賣時間,而是在累積自己的價值。
當員工的需求與目標被理解和重視,再配合有益身心的放鬆活動,效果才會像種子落在土壤裡——有機會生根,而不是只在空中飄。
如果你覺得這些都「不現實」,那麼你感到壓力,其實也一點都不奇怪。














留言